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山地油茶提质增效技术

时期:2023-05-26 03:10 点击数:
本文摘要: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山地油茶提质增效技术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云油茶系列良种与高效栽培示范推广)1 油茶初果期(种植后10年内)提质增效技术油茶种植后3~5年为营养生长阶段。种植后2年内地上部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较快,从第3年开始地上部门生长加速,5年以后效果数量逐年增加此阶段油茶树冠、根系生长最快,迅速向外伸展,到盛果期时,油茶树体的树冠基本靠近或到达预定的营养面积,树体基本定型。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山地油茶提质增效技术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云油茶系列良种与高效栽培示范推广)1 油茶初果期(种植后10年内)提质增效技术油茶种植后3~5年为营养生长阶段。种植后2年内地上部门生长缓慢,而根系生长较快,从第3年开始地上部门生长加速,5年以后效果数量逐年增加此阶段油茶树冠、根系生长最快,迅速向外伸展,到盛果期时,油茶树体的树冠基本靠近或到达预定的营养面积,树体基本定型。

因此在该时期可通过以下方法提质增效:1.1 松土除草,举行低劣植株的更换及补植补造每年松土除草2次以上,实时对枯死植株和林内空隙举行补植补造。对生长发育体现不良,已失去造就价值的低劣植株,可用良种壮苗实时替换;对生长旺盛,但着花效果极差的不良品种,可接纳良种换冠嫁接举行革新。

1.2 增施基肥和追肥油茶初果期主要以施氮肥为主,并配合磷、钾肥使用,以促进枝条的延伸和抽发,加速油茶树冠和根系的延伸及拓展。基肥以施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如厩肥、堆肥和人粪尿等。施肥量因树龄、树体巨细而定,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500~1 000 kg。

由于油茶根系主要集中在20~40 cm的土层中,且具有显着的趋水趋肥性,因此,初果期施肥位置应在树冠外沿10~20 cm处,开挖深≥30 cm、宽30~40 cm的闭合环状沟举行施肥。这样有利于诱导根向外生长并迅速扩大根冠和树冠,以后每年随着树冠的扩大,环状沟也逐年外移。

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过磷酸钙、硝酸钾等,每年追肥2~3次,随着树体的增长,施肥量也逐年增加。1.3 树型培育种植1~2年后,在距嫁接口约50 cm处定干,待萌发枝条抽发后,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造就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造就主枝、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造就为侧枝群,并使3者之间比例合理、匀称漫衍。前3年需摘掉花蕾,防止挂果,以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加速树冠形成。2 油茶盛果期(种植后10~50年)提质增效技术2.1 丰产林提质增效技术为保持丰产林的稳产和丰产效果,应在抚育治理中做好3个方面的关键事情。

第1要做好林地治理事情——“冬挖夏铲”,即3年1深挖、1年1浅锄。一般坡度在10°以下的平缓山地,宜接纳全垦;坡度为10~25°地段,宜接纳带垦;坡度较陡、水土流失较严重、杂草稀少的坡地,宜接纳穴垦,翻挖深度20 cm以上,浅铲深度3~5 cm。第2要做好水肥治理事情,要做到水肥同步,合理施肥,每亩每年增施农家肥1000~2000kg,增施追肥2~3次,每次0.5~1 kg/株。

第3要做好整形修剪事情,要做到全面立体修剪模式,修剪时,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修冠内、后修冠外。修剪后只管使树体枝条漫衍合理、匀称,内外通风透光,上下内外均能着花效果,到达全面立体效果的效果。2.2 低效林提质增效技术对现有低效林分举行全面观察,寻找低效原因,分清主要和次要影响因素后,举行综合分类革新,革新后使林分的郁闭度到达0.7左右、亩产油30 kg以上。

2010~2014年,项目组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对上世纪70年月种植的油茶低产林举行综合革新试验,革新后5个样地的平均亩产干籽由原来的14.5 kg增长到平均亩产干籽182.42 kg,样地平均亩产鲜果923.34 kg,平均亩产油54.86 kg。该技术在全县推广使用后,低产林的亩产干籽由原来的13.5 kg提高到100~150 kg。2.2.1 低效林分类及革新方式低效林分类就是在对现有低效林分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寻找低效原因,划分种别,为下一步革新提供依据。

凭据以往的研究效果和生产实践履历,现在油茶低效林主要划分为3大类型。第1类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林龄一致、长势良好,但治理简朴,当年结实株率70%以上,亩产油5~10 kg的林分;第2类立地条件较好、林相相对整齐,但无人治理、林分结构不太合理、疏密不均,存在残、稀、杂等情况,年结实株率40~60%,每亩产油5 kg以下,低劣植株占全林1/3左右;第3类恒久失管或丢荒,林内灌木杂草丛生,部门高峻乔木侵入,成为混交林,林内树势衰弱,病虫害多,低劣植株占全林2/3以上。生产中,要针对差别的油茶低效林类型,接纳相应的革新措施(表1)。

革新时要抓住主要原因,以1种为主,多种相辅,以全面综合革新模式举行。2.2.2 主要技术措施林地清理清除油茶林地上的其它乔木和灌木树种,同时清除野藤和寄生枝,挖掉老、残及病弱茶树。土壤改良通过秋季增施基肥、合理间种等途径增强土壤治理,逐步改良土壤结构。整形修剪于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举行,只管将树冠修剪为自然圆头或自然开心形,并砍除树上寄生枝和衰老枝,剪除枯枝、交织枝、病虫枝、重叠枝、下脚枝、内堂枝、细弱枝及光照条件较差的枝条。

密度调整对于栽植过密、树冠交织、相互拥挤的林分,应适当疏伐;对于过稀或缺株林分,应接纳良种大苗补植,使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左右,每亩密度74株左右。施肥早春以施氮肥为主,适量施钾肥,以促进花芽生长和保果;夏秋多施磷肥,配合氮肥,以壮果,促进油脂转化和花芽形成;冬季多施钾肥、磷肥,可以固果、防寒。大树高干嫁接对于生长旺盛、林龄40年以下,常年效果少或基本不效果的植株,可接纳大树高干嫁接换冠更换良种。

被换冠植株应具备2~4个漫衍匀称、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平滑、无病虫害、生长结实的主枝,现在常用的换冠嫁接方法有改良拉皮接和撕皮嵌接。表1 低效林分类革新技术措施3 油茶衰老期(种植后50~80年)提质增效技术3.1 截干复壮革新油茶是一种萌发性很强的树种,因此对衰老的油茶树可接纳截干更新复壮技术举行革新。截干处置惩罚3年后即能形成理想的冠型,迅速恢复产量,挂果数为对照的1.9倍[7]。

截干更新选择在冬季或早春,此时油茶根系及枝杆贮藏的营养富厚,尚未萌发消耗。3.1.1 低截干更新低截干更新是指在离地面5~15 cm处锯断油茶主干,再用利刀削平锯口,并涂抹掩护剂,以便伤口愈合,防止雨水浸蚀和病虫危害。截干后油茶树根际部会萌出大量新萌条,待春季萌芽长到5~6 cm时,每蔸选择生长势强旺,漫衍匀称的萌条2~3条作为主枝,其余枝芽全部剪除,抹芽要连基部一起切除,以防重发,浪费养分。一般截后3~4年即可着花效果,6~7年能恢复正常生产。

3.1.2 高截干更新对于枝条密度匀称,树干良好,原产量高、品质好的油茶衰老树可接纳高截枝更新技术举行革新。截位宜在大枝中、下部的适当位置。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要全面截除大枝,截后要形成枝头崎岖犬牙交错,向四周开张和丰产冠形。截后第2年春天在各截枝的中上部交织选留方位好、角度适宜、生长结实、无病虫害的萌条3~5根,让其组成新树冠,其余萌条应全部从基部剪除。一般截干当年就可着花效果,3年凌驾更新前的产量。

3.2 更新革新更新革新时,如果林中部门植株还具有效果或萌发能力的,为淘汰损失,可接纳逐步替换方式举行,即做到先老先更,逐株、逐批更替,以免影响经济效益。更替前在油茶老树旁边种植良种大苗,待幼树3~4年开始着花效果后,再伐除保留老树。另外也可以先伐除老株、残株、病株和劣株,暂时保留具有萌发能力的植株,伐后空隙补植良种苗木,并通过高截干更新复壮技术提高保留植株的挂果量。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更新革新的可连续性,能确保革新后几年内另有一定的收入。

但对于林龄在50年以上,林内乔木侵入较多,灌木杂草丛生,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低劣株占全林2/3以上的,则需全砍、全垦、良种化、规格化重新种植。4 果实采收果实自然开裂、种子脱出或果实自然脱落时,为其生理成熟期,此时种子的含油率最高,可举行采收。

果实采收后可堆放3~5天,以促进油脂转化,提横跨油率。5 病虫害防治油茶林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烟煤病、油茶尺蠖、油茶毒蛾、金龟子和天牛等。

在防治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措施和药物防治相联合的方式举行综合防治。在防治的措施上,一是种植抗病虫品种,二是增强营林措施,改善林区情况条件,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虫害能力。防治中应注意林地清理要彻底,疏伐要合理,老、弱、病、残株要除掉,将病虫枝、枯死枝全部剪掉,彻底清除病源。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施氮肥要适度,防止施肥过量造成营养生长过旺,引发病虫害发生。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2017,年度,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山地,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www.hhsmw.cn



Copyright © 2004-2022 www.hhsmw.cn.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13308590号-7